期刊简介
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2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6-6586
邮发代号: 82-25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63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 国际刊号:82-256
- 国内刊号:1006-6586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关于新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重大变化研究比对
新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已于2014年7月30日发布,并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配套的《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也在9月5日以公告形式对外公布。为了更好地理解有关要求,本文对新旧注册申报资料之间部分重大变化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比对,以期对于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准备提供指导和帮助。......
作者:袁鹏;李非;苑富强;邓刚 刊期: 2014- 11
-
新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差异性解析
本文主要对新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行理解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二者在医疗器械的定义、分类、注册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差异与联系,从而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趋势和方向。......
作者:邵玉波;苑富强 刊期: 2014- 11
-
注册审批操作规范内容简介
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是规范医疗器械注册审批行为的重要文件,随着新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原注册审批操作规范进行了修订,并发布了新的境内第二类、第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本文介绍了有关操作规范部分重--求,对于准确掌握操作规范起到帮助。......
作者:程锦 刊期: 2014- 11
-
试析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的制度创新
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的一项全新制度设计,本文通过依托相关领域公认的基础理论和借鉴同类成熟可行的制度实践经验,对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内涵和实质进行了研究,有助于读者对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的理解。......
作者:王治胜 刊期: 2014- 11
-
“用于医疗卫生的工作计量器具”与“医疗器械”之厘定--访中科院声学所牛凤岐教授
在学习、贯彻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情况,即第三十九条规定,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使用环节的医疗器械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其道理不难明了:除了耗材和一次性产品之外,绝大部分医疗器械,尤其是其中的仪器类,往往要持续使用多年,无论多么结实、先进,都逃不脱自然老化、使用加速老化的客观规律,难以避免出于各种原因的损坏;功能的丧失、性能的退化必然......
作者: 刊期: 2014- 11
动态资讯
- 1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观察
- 2 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3 关注我国医疗器械工业
- 4 微创旋切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观察
- 5 调强放射治疗的计划优化
- 6 无线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7 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 8 谈便携式电动输液泵的相关标准与安规符合性设计
- 9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 10 电切镜下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的效果研究
- 11 牙列缺损和过小牙应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 12 设备管理与医院发展的体会
- 13 52例T型含铜宫内节育器断裂不良事件报告分析
- 14 基于图像识别句法分析的心电图计算机自动分析
- 15 浅谈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预评价
- 16 血液灌流机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 17 基于C8051F320单片机的超低功耗微型温度记录仪的研制
- 18 慢性宫颈炎应用超高频电波刀与阴道镜联合方案治疗的疗效分析
- 19 浙江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2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