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2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6-6586

邮发代号: 82-25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63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 国际刊号:82-256
  • 国内刊号:1006-6586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2001年第5期文章
  • 论医学影像网络系统

    论述了医院信息和影像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医学影像网络系统(PACS)的组成.指出如何根据临床需要规划医院影像网络系统,以及在选择和规划医院影像网络系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雍其明;邓力 刊期: 2001- 05

  • 移动式X射线机

    概述了移动式X射线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为购置者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作者:袁启明 刊期: 2001- 05

  • 呼吸麻醉监护的进展

    1概述由于科技进步和医学的发展,监护技术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医学监护中,呼吸麻醉的监护有了新的进展.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这一技术的进展.......

    作者:顾英 刊期: 2001- 05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系统的研制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监测系统可通过无损作检测孕妇桡动脉脉搏波,实现妊高征预测,血液动力学分型及治疗监测.尿的观点.......

    作者:张松;杨益民;罗志昌;乔晔;丛克家;李冰;邵晶 刊期: 2001- 05

  • 应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法研制新型血流参数监护系统

    提出一种应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方法检测心输出等十几项血流参数的新型监护仪器的原理设计.仪器的原理是基于容积脉搏血流与脉搏压力存在一种相关关系.临床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各种监护仪中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益民;李旭雯;罗志昌;张松 刊期: 2001- 05

  • 生物电阻抗分析在临床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与前景

    生物电阻抗分析(BIA)作为一种人体成分测量的有效手段,由于能获得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等有效参数,对营养学和体液平衡控制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叙述了其在临床监测中的应用与进展.......

    作者:沙洪;任超世;罗致诚 刊期: 2001- 05

  • 睡眠呼吸障碍(SAS)与相关诊疗仪器

    阐述了SAS及其危害.简要介绍了国际发展状况,重点论述相关的主要诊断设备与治疗仪器的原理与方法,各类仪器主要应具备的基本指标及性能.并对各种无创通气治疗仪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王鸿庆;黄席珍 刊期: 2001- 05

  •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儿童末梢血实验分析

    五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血液分析的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血细胞分析结果.所有仪器均要求收集静脉抗凝血进行测定,当检查对象是婴幼儿时,标本的采集有一定的困难,是否能用末梢血替代?为此,我们观察多种型号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小儿末梢血标本测定结果,并结合仪器原理,探讨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末梢血标本的可行性.......

    作者:陈平;刘海平 刊期: 2001- 05

  • 日本医疗器械产业见闻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下属的医疗器械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简称医疗器械工作委员会)组织的中小企业赴日考察团,于2001年5月对日本医疗器械产业、科研和有关医院团体进行了参观考察.此次考察的目的在于了解日本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动态,特别是中小企业产品的发展,寻求合作的途径,在参观日本有关企业、医院的同时,寻找自己的差距,并了解日本市场的需求.......

    作者:王澍仁 刊期: 2001- 05

  • 关注我国医疗器械工业

    由于我国在一些关键工艺和制造技术的掌握方面还较为落后,这就使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水平在短时间内尚无法真正赶上乃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我国医疗器械的创新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作者:周力田 刊期: 200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