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2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6-6586

邮发代号: 82-25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63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 国际刊号:82-256
  • 国内刊号:1006-6586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2001年第4期文章
  • HL7标准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提高,HL7作为医学电子数据交换的标准日益得到重视.本文首先概要地介绍了HL7的内容、目的,然后阐述了HL7的通讯规则、消息交换和实现方法,归纳了HL7标准的特点,并依据我国HIS领域的现状提出在我国应用HL7标准的前景.......

    作者:张庆;高上凯 刊期: 2001- 04

  • MRI技术预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发展与未来

    着重介绍了MRI设备的新研究进展,尤其是1.5T以上或0.3以下的MRI设备,对于其市场发展趋势作了详尽介绍.......

    作者:陈焕玉 刊期: 2001- 04

  • 极低频电磁场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应用研究

    简要介绍了极低频电磁场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应用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黄智伟;黄琛 刊期: 2001- 04

  • 对我国物理治疗仪器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期望

    分析了我国物理治疗仪器发展的几个特点,并对今后加强仪器生产销售的管理,不断提高仪器的质量与水平提出了若干希望.......

    作者:谭维溢 刊期: 2001- 04

  • 胎心监护电脑分析系统在临床的应用

    1背景胎心电子监护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测胎儿宫内安危的产前监护手段已在国内外普在用.大样本的对照研究(10万以上病例)显示,监护仪改善了重症围产儿预后,对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悦;时春艳 刊期: 2001- 04

  • 肾代谢系统的仿真研究

    对复杂的肾代谢系统进行简化,并建立其数学模型.在此模型上借助MATLAB软件,对不同的肾功能的代谢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肾的代谢过程,探讨其规律,据此对复杂肾代谢系统给出合理的解释.......

    作者:刘红;阎岩;欧阳楷;刘学宗;郭德成;马文昶 刊期: 2001- 04

  • 电磁波的生物学效应

    简述了电磁波生物学效应的概念,电磁波生物学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的含义及各自的特点.概要列举了电磁波在不同生物层次上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典型事例,并依据作者开展的实验研究概要列举了电磁波生物学非热效应的典型代表,即窗效应的典型事例.......

    作者:牛中奇;阎静;邵旺田 刊期: 2001- 04

  • ANATOM--一种设计精巧的全身螺旋CT

    详细介绍了ANATOM全身螺旋CT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表明了ANATOM不仅具备通常CT所具备的各种功能和优越性能,而且具备低剂量、可移动使用以及环境适应性强等新颖特点,代表了实用型CT发展方向.后列举了ANATOM几种独特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建林;赵福元;葛遗林 刊期: 2001- 04

  • 医学影像服务市场

    科学技术进步对医疗保健质量的推动作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70年代以来超声、CT、磁共振成像设备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外医疗设备市场得到空前规模的发展.以磁共振成像设备为例,1984年美国FDA正式批准可应用于临床,从那时起的短短十余年间,世界范围内已从初的75台发展到将近10000台,中国也从85年的2台发展到超过500台.......

    作者:曾晓庄 刊期: 2001- 04

  • 纳米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的重要领域

    纳米生物工程包括纳米医学、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生物材料等.1纳米医学由于人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所有的疾病包括衰老本身也可归因于人体内分子的变化.当人体的分子机器,如合成蛋白质的核糖体,DNA复制所需的酶等,出现故障或工作失常时,就会导致细胞死亡或异常.......

    作者:周艳琼;白木 刊期: 200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