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2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6-6586

邮发代号: 82-25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63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 国际刊号:82-256
  • 国内刊号:1006-6586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2017年第10期文章
  • 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人们在提高生活物质水平的同时,渐渐加大了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关注程度.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已成为现代医院手术室中的必备管理系统,而条形码技术则可以很好地提升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的性能.本文作者以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的应用这一问题为研究重点,着重阐述了现代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对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做了详细的解析......

    作者:石玉芳 刊期: 2017- 10

  • 关于加强医院体外诊断试剂管理的探讨

    为规范医院医用体外诊断试剂引进、采购、冷链管理、库房验收、供应商管理,该文通过在体外诊断试剂实际管理中总结的经验,分析体外诊断试剂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存在的缺陷,探讨如何进一步改进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模式,对原先较为滞后的管理模式提出改进意见及思考,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更安全可靠的试剂,保证临床使用体外诊断试剂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准确性,为患者提高更精确、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作者:张晓洁;李佳凤 刊期: 2017- 10

  •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常见问题的探讨

    本文结合本单位多年来的检验情况,就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帮助企业加深对相关标准理解,提高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产品质量.......

    作者:龚琬玲;邱纬宇 刊期: 2017- 10

  •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应用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

    目的:分析脑梗死以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判断患者疾病分期的有效性.方法:以本院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9例脑梗死者为研究组,对比组为随机抽取60例同期入院行健康检查者,将研究组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超早期组(发病至检查时间在6小时以内)以及急性组(时间为7~24小时),组人数分别为25例、34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比较正常者与疾病者病灶以及健侧对应区域FA......

    作者:钟冬胜;何明方;龚洪福;梁兴泽;林锋;刘宏;吴政俊;谭博 刊期: 2017- 10

  • 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处妊娠应用价值,提高瘢痕妊娠的诊断率.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经手术证实的65例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病人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病变超声图像表现两种类型:①子宫前壁下段或宫腔下段突向瘢痕处的囊性结构;②子宫前壁下段混合回声包块.CSP病变前方子宫肌层变薄,以混合回声型明显,两种类型病变前方子宫肌层厚度有统......

    作者:刘丽君;丛杰;邓力军 刊期: 2017- 10

  • MRI对脑脱髓鞘假瘤诊断和疗效评价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MRI对脑内脱髓鞘假瘤(DPT)诊断及疗效观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治疗证实的1例DPT患者的MRI资料,治疗前和治疗后均行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增强扫描,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治疗前MRI表现为单发不规则肿块,边界清楚,灶周有轻度水肿带,瘤体T2WI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DWI呈环状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半环状强化;使用激素治疗后瘤灶体积缩小,T2......

    作者:王照阁 刊期: 2017- 10

  • 医用内窥镜冷光源显色性评价探讨

    显色指数是目前评价光源显色性的唯一途径.YY1081-2011也新增了对医用内窥镜冷光源的显色指数的要求.然而,实际测试和应用中发现,用显色指数来评价医用内窥镜冷光源显色性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显色指数的标准计算方法入手,分析和探讨了用显色指数评价医用内窥镜冷光源显色性面临的问题,以期对生产企业和相关检测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测试医用内窥镜显色指数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海娟;黄德球;丁罕;黄志强 刊期: 2017- 10